研究论文介绍

Nat. Chem.:基于1,2-Oxaborines构建通用型分子平台实现核心骨架多样化修饰

作者:杉杉

导读: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先导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改造为多种其他环系,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对各个类似物进行费力的从头合成。近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董广彬课题组在Nat. Chem.中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概念上截然不同的方法,该方法以1,2-Oxaborines作为多功能分子平台,通过共同中间体快速构建多样化核心结构。通过开发温和的烯醇化/6π-电环化策略,实现了从易得的烯酮或烯醛高效合成1,2-Oxaborines。1,2-Oxaborines凭借其多面性反应活性,可进一步发生C-H官能团化反应,并转化为包括芳烃、杂芳烃及非芳香杂环在内的多种结构。最后,基于1,2-Oxaborines的核心多样化策略,证明了含有立普妥(Lipitor)取代基但具有不同芳香核的一系列类似物的后期制备。

Core diversification using 1,2-oxaborines as a versatile molecular platform

Ge, Q. Zhu, Y. Zhu, G. Dong, Nat. Chem. 2025, ASAP. doi: 10.1038/s41557-025-01971-0.

正文:

环状结构普遍存在于各类生物活性分子中(如药物和农用化学品)。由于其结构限制和构象刚性,环状结构常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核心骨架。因此,在常规药物化学实践中(如构效关系研究和先导化合物优化),常涉及将先导化合物的环状核心改造为不同环系,此类改造可显著影响化合物的效力、理化性质及其他药理学特征。例如,将阿托伐他汀中的芳香核由吡咯环替换为其他杂芳环,推动了一系列降胆固醇治疗药物的开发,如匹伐他汀、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Fig. 1a)。这些药物不仅展现出互补的药效强度,还具有多效性作用。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勃起功能障碍治疗药物阿伐那非的开发:通过筛选不同母核的类似物发现,嘧啶母核的性能优于苯环、吡啶环或噻唑环衍生的其他芳环结构。

鉴于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母核通常在合成早期引入,设计发散性合成路线来构建具有不同中心结构的类似物具有挑战性。传统上,这类化合物需通过各自从头合成路线制备,过程繁琐且耗时[1]。而新兴的骨架编辑技术虽能优雅地实现芳香母核的后期A→B型转换[2],但在该阶段实现母核结构的多样化仍非易事。董广彬课题组构想出一种互补性策略:通过共同中间体获取范围广泛的不同母核(Fig. 1b)。基于相关文献的调研[3],董广彬课题组发现,1,2-Oxaborines的独特结构整合了烯醇化物、共轭二烯、有机硼烷和芳烃的性质,为多样化转化提供了显著潜力(Fig. 1c)。这里,董广彬课题组开发了一种通用且高效的策略,从易得的烯酮或烯醛制备多取代1,2-Oxaborines,并将其作为高通用性平台,用于制备各类芳环、杂芳环及饱和杂环化合物(Fig. 1d)。

首先,作者进行了Oxaborines合成的研究(Fig. 2)。作者假设,各类1,2-Oxaborines可通过易得的α,β-或β,γ-烯酮与二溴硼烷在碱存在下高效合成(Fig. 2a)。具体而言,烯酮经硼Lewis酸活化后,通过碱促去质子化转化为相应硼二烯醇化物,该中间体随即触发BO-6π-电环化反应,形成环状硼化氧鎓离子,后者经HBr消除反应即可原位转化为1,2-Oxaborines。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使用(+)-长叶薄荷酮(1a)和MesBBr2(2a)作为模型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后发现,当以DBU作为碱,甲苯/二氯乙烷作为混合溶剂,可以92%的分离收率得到Oxaborine产物(3aa)(Fig. 2b)。在类似的条件下,除了使用2,3-二甲基吡啶作为碱外,3-苯基-2-丁烯醛(1c)也可以72%的分离收率得到相应的Oxaborine产物(3ca)。

在上述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作者对合成多取代的1,2-Oxaborines的底物范围进行了扩展(Table 1)。通常而言,无论烯烃构型是E式还是Z式,α,β-不饱和醛/酮以及非共轭烯酮,均能顺利进行反应,获得相应的单、双、三、四与五取代的Oxaborines产物3ba3za3Aa3Da,收率为18-99%。其次,该策略也可用于复杂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衍生化,如石胆酸与齐墩果酸,分别获得相应的产物3Ea(收率为35%)和3Fa(收率为22%)。此外,‌各种芳基与烷基取代的二溴硼烷,均可作为有效的底物,从而在产物中实现不同的硼取代基,获得相应的产物3nb3nh,收率为40-97%。

之后,该小组对1,2-Oxaborines的C-H官能团化反应进行了研究(Fig. 3)。首先,以3da为底物,分别通过位点选择性C6-位C-H硼化反应(制备中间体4,收率为98%)以及铜介导的氧化偶联(产物5,收率为29%),最终得到bis-Oxaborines化合物5。其次,以3na3ne为底物,通过位点选择性溴化反应,可制备溴代Oxaborines化合物6a6c,收率为59-73%。同时,化合物6a6c可通过进一步的交叉偶联反应,从而获得C3-位官能团化的Oxaborines产物7a7c,收率为75-85%。

接下来,作者对1,2-Oxaborines转化为其他环体系进行了研究(Fig. 4)。首先,基于1,3-二烯结构单元的特性,各类1,2-Oxaborines化合物均可通过与炔烃进行Diels−Alder反应,并随后发生retro-Diels−Alder反应脱除arylboroxines,从而转化为相应的苯衍生物8a8m,收率为32-97%(Fig. 4a)。其次,采用对甲苯磺酰氰(TsCN),通过类似反应方式,可从1,2-Oxaborines化合物高效制备一系列取代吡啶及吡啶酮衍生物10a10l11,收率为33-97%(Fig. 4b)。此外,利用硼原子反应性,还可将1,2-Oxaborines母核重构为四氢呋喃、吡咯烷、呋喃、吡咯、噻吩、哒嗪及吡喃酮结构,获得相应的产物1321,收率为39-90%(Fig. 4c)。

最后,为验证后期母核多样化的概念可行性,作者选取四取代1,2-Oxaborine化合物3Ga作为模型底物,其含有3-(4-氟苯基)、4-苯基及6-异丙基取代基,此取代模式见于立普妥类似物(Fig. 5)。‌在标准条件下,通过3-甲基丁-2-酮与2-(4-氟苯基)-1-苯基乙酮的羟醛缩合反应快速合成相应的烯酮,从而可高效地制备化合物3Ga。化合物3Ga经C-B键氧化反应,可以高收率制备1,4-二羰基化合物22,其经Paal−Knorr-吡咯合成法可转化为立普妥类似物前体。或者,二羰基化合物22也可成功转化为含吡嗪(23a)、噻吩(23c)及呋喃(23d)的母核多样化类似物。此外,利用Diels−Alder反应与retro-Diels−Alder反应的串联策略,1,2-Oxaborines骨架可被替换为萘(23e)、苯(23f)及吡啶(23g)结构,收率中等至良好。上述的结果表明,1,2-Oxaborines可作为通用合成平台,高效获取具有多样母核结构的靶向类似物,此类分子若通过传统从头合成路径制备,往往需耗费大量精力。

总结: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董广彬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简便通用的1,2-Oxaborines合成方法,并进一步证明该化合物可凭借其多重反应性,成为获取多样芳香与非芳香母核结构的通用平台。该策略有望显著简化不同母核类似物的合成,进而加速构效关系研究与先导化合物优化进程。

 

参考文献: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关注Chem-Station抖音号:79473891841

请登陆TCI试剂官网查看更多内容

https://www.tcichemicals.com/CN/zh/

Related post

  1. 可见光促进非金属催化的从C(sp3)-H键合成芳腈化合物
  2. Org. Lett.:镍催化的α-羟基酯C(sp3)-O芳基化方…
  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徐森苗课题组Angew.: 铱催化无…
  4. 「Spotlight Research」一锅法简便合成有机半导体…
  5. 美国密西根大学Melanie S. Sanford课题组Ange…
  6. 现在,全合成还能培养药物化学家吗?
  7. 武大雷爱文教授课题组Sci. Adv.:电化学氧化促使C(sp3…
  8. Org. Lett.:铑催化的1,6-烯炔不对称芳基化双重环化反…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