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落~~格格

生物化学读书笔记系列(四)水的产生

小伙伴们,还记得封面的这张图吗?(图片来自www.pixabay.com)

水是生命之源,那么水是如何产生的呢?上次我们讨论了元素的产生过程,H和O都有了,到底发生什么,才能产生水呢?

遇到问题先查文献,是理科生的基本觉悟。科学家早已给我们总结了,就是下面的图,我们来仔细解读一下。

首先,图片的箭头有四种颜色:绿色、红色、蓝色分别代表一种反应途径;黑色箭头起指示作用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圆角矩形也有三种颜色:绿、红、蓝。分别对应于相应颜色的箭头。形成水主要是三种途径:左边的离子-分子气相反应、中间的高温气相反应和右边的尘埃表面反应。“s-”代表的是“表面上的”,比如“s-O”即是“表面上的O”。

感兴趣的可以读读原文(Chem. Rev. 2013, 113, 9043-9085),洋洋洒洒43页,星际水化学,高大上有木有。

星际中的气相反应和尘埃表面反应分别是怎么回事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444725/answer/59263187

第一代恒星通过H、He制造了大量其他元素,而代价是燃烧自己,堪称舍己为人之典范。第一代恒星消亡之时,向宇宙喷射大量的物质,同时留下舍利,名为超新星。喷射到外围空间中的物质形成发散云(diffuse cloud),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苹果总是往下掉的,发散云逐渐汇聚到一起,形成分子云(molecular cloud)。分子云继而再次聚集形成星前核心(prestellar core)。星前核心之后诞生出新生恒星。

https://snews.bnl.gov/popsci/eit-sun-14sep1999-304A.jpg

整体来看,形成恒星,恒星的中心区域就开始燃烧,直到把自己烧没为止;恒星把自己烧成灰,飘散成云,云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继续聚集,继续成为新星。周而复始。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太阳总有一天会消失了吧。

在恒星的消亡与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化学反应的场所,气相反应和尘埃反应各有舞台,大展身手。那么低温和高温又是怎么回事呢?

Chem. Rev. 2013, 113, 9043-9085

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离恒星近的地方热,远的地方冷。上图右侧展示了红外跃迁,我们知道化学领域的红外用来表征化学键的振动和转动光谱。J表示转动,v表示振动。涉及到光谱学知识,不详加论述。小伙伴们只需知道红外同样可以研究外太空中的化学反应就行了。红外热像仪就可以直观的看到温度的分布。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rmal_effects_of_Insect_bite_by_Volkan_Yuksel_IR001666.jpg

http://udfa.ajmarkwick.net/index.php

给大家推荐上面这个网站,可以探索各种宇宙空间中可能的反应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分子点群的归属(1)
  2. 降冰片烯的合成及应用
  3. Fukuyama-Yokoshima group meeting…
  4. 全球的中分子医药品市场调查结果
  5. 夏威夷州对防晒霜成分的统制
  6. Angew. Chem., Int. Ed. 钼催化的由硝基化合…
  7. 丁腈手套耐受有机溶剂吗
  8. 有机化学日语术语发音9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